保险知识

收藏这份避坑指南 ! 以免落入“代理退保”、“全额退保”陷阱......

2020-09-29 15:49:34 admin 78

想办理保单退保有哪些方法处理?专家建议别相信代理退保机构。

被骗订金,莫名掉入“代理退保”陷阱!

“各保险公司的保单都能退,断缴、不想续缴都可退,专业律师团队为您保驾护航,全国接单……”这是目前代理退保不法机构的标准术语,各类代理退保广告比比皆是,部分人稀里糊涂就变成了受害者,甚至“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2019年年底,某保险公司客户郑先生的生意出现周转困难,无奈之下,郑先生咬牙决定退保自己已投保多年的保单,临时周转一下资金,打算等周转过来了再重新买回这些保障。

正当郑先生准备联系保险公司办理退保手续的时候,他的朋友向他推荐了一个所谓“代理全额退保”的微信号,并且跟郑先生说,找这个人比去保险公司退保退得多。

郑先生关注了这个微信号,很快,这个所谓的“代理全额退保”号上有人联系郑先生,让他提供个人信息与保单信息,承诺可以帮他7天成功办理保单全额退保业务。但需要郑先生先缴纳订金1000元和材料费100元,事成之后再收取退费金额的30%作为服务费用。

郑先生按照要求将所有资料提供给代理退保人员后,对代理退保人员的后续操作完全不知情。期间郑先生多次询问退保进展,代理退保人员以春节、疫情、开工后工作量大等各种理由表示还需要一段时间。

转眼间到了4月初,已经5个月过去了,郑先生靠自己的经营能力已度过资金周转困难时期,不打算退保了,可当他再给代理退保人员打电话时,对方的电话已经无法拨通,并已将他的微信拉黑!

郑先生这才想起自己可能遭遇诈骗,他找到保险公司反映情况,但保险公司也只是收到一份以郑先生名义杜撰的业务员违规投诉信,由于属于无理恶意投诉早已被保险公司以及主管部门驳回。

郑先生终于明白自己被骗了,他一直被所谓代理退保人员蒙在鼓里,而先前付费的1100元订金也是打了水漂,不幸中的万幸是他的保单保障都还在。

跟郑先生比起来,张女士就没那么幸运了,她的遭遇令人惋惜又痛心。

代理退保?白日梦破碎,让你“赔了夫人又折兵”!

2019年3月,客户张女士亲访某保险公司职场申请特殊投保,工作人员热心接待、详细了解客户情况,原来张女士遭遇了代理退保不法份子的侵害。

张女士讲述其在亲访保险公司前半个月的某一天,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为中国保监会工作人员,告诉她保单可以全额退保。张女士投保了多份大额保单,均已交费多年,突然有自称监管单位的人告诉她交的保费可以全部拿回,张女士一时间有些心动,于是冲动之下便将自己的个人信息、保单资料等全部提供给了打电话给她的陌生人,还与那位代理退保的不法份子签订了一份所谓的“代理协议”。

就在张女士沉浸在“天上掉馅饼”的美梦中时,那位代理退保的人却向张女士提出“先付订金”的要求,涉及到要给钱,张女士瞬间警惕了起来,向对方表示自己身体也不是很好,想保留保障,不想退保的意思后,对方却立即变脸,说“签了协议就不能放弃”,不仅威胁张女士必须将退保做到底,还在朋友圈发文诅咒张女士“不得好死”,让张女士和家人“出门当心点”,且从那时起,张女士开始频繁接到各种不分日夜打来的骚扰电话。

张女士心中恐惧,寝食难安,生怕对方做出伤害自己及家人的事情,但又自知理亏,不可能得到保险公司的全额退保,为了给代理退保份子奉上“手续费”,花钱买平安,不得已之下偷偷跑到保险公司办理了保单正常退保手续,并按代理退保协议签订的百分比,以退保金额为基数支付了“手续费”给对方,这才换回了平静的生活。

事后,张女士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年龄,再向保险公司申请投保时,却无法通过保险公司核保审核了,被坑“手续费”又丧失重新投保资格的张女士无奈之下,亲自找到保险公司职场,恳求保险公司帮她恢复保障。

那么,消费者要怎样避免代理退保机构的种种套路呢?

一是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

保险消费者如对保险合同存在疑问:

1)首先可通过拨打各大保险公司全国统一客服热线、登陆保险公司官网、官方APP、联系保单服务人员等方式与保险公司进行咨询协商;

2)其次可联系当地的保险合同纠纷调解部门,请保险专业人员帮助调解与保险公司存在的争议和纠纷,保险消费者可拨打保险行业协会调解热线020-87512378,或通过微信软件搜索广东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官方小程序申请保单纠纷调解;

3) 也可以通过面谈、邮寄、电子邮件、拨打12378全国保险投诉热线或当地银保监局投诉电话等方式向保险监管部门提出投诉,但投诉内容应真实,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陷诽谤;

4)保险消费者可以根据保险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对争议事项进行司法裁决。针对非法机构或个人以“可办理全额退保”为由,怂恿、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事宜的,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对于非法机构或个人诱导虚构事实、伪造证据材料等行为,请消费者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二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保险合同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属于个人财产。保险消费者应注意保护个人重要信息,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不要轻易将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重要单证的原件或复印件转交他人,不要轻易向他人发送移动支付二维码、网银验证码。

对金融交易存在疑义的,选择拨打金融机构官方客服热线、登录官网、线下营业网点咨询等方式核实业务真实性。如遇不法分子窃取和非法利用个人信息、利用投诉和退保实施诈骗以及有黑恶势力进行威胁、恐吓等,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以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三是理性消费,勿信误导宣传。

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应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经济能力等情况进行选择,应如实填写投保单,不轻信销售人员口头承诺。在购买保险之前清楚了解所购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除外责任和退保损失等重要信息。收到保险合同后,应认真阅读保险合同中的相关内容,如实回答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回访电话。

四是三思而行,谨慎选择退保。

保险产品一般具有长期保障功能,如在超过犹豫期后的一段时间内退保损失较大、失去保障。尤其是健康险、医疗险、重疾险等保险产品投保时,保险公司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年龄、身体状况、职业等有一定限制,如果退保后想再次购买该类保险产品,可能会面临拒绝承保、保费上涨等费率调整的情况。

保险消费者应对“代理退保”时提高警惕,尤其要慎重对待所谓“退旧投新”、“高收益”产品等宣传,防止上当受骗。要警惕“代理退保”的风险隐患,根据自身需求谨慎办理退保,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保险公司提醒

通过正规途径反映问题、提出诉求,是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权利,但“代理退保”存在巨大风险隐患。

失去正常保险保障风险:“代理退保”个人或机构为牟取私利极力怂恿消费者退保,却避而不谈退保可能导致的后果和风险。消费者退保后丧失了风险保障,未来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将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

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风险:“代理退保”个人或机构阻断消费者与监管部门、保险机构之间的正常沟通,切断消费者依法合规维权渠道,利用“信息阻断”骗取消费者支付高额费用牟利。退保后诱导消费者“退旧投新”,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或其他公司保险产品以赚取佣金。还可能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费者银行卡及身份证复印件等,截留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有不法团伙诱导消费者参与非法集资,一旦落入骗局,消费者资金损失难以挽回。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代理退保”个人或机构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户口簿、收入证明、保单、银行卡、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敏感隐私信息,存在信息泄露的严重风险隐患。很可能被不法分子恶意使用进行诈骗、洗钱、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活动,甚至在消费者不知情情况下办理网络借贷,使消费者蒙受各种未知损失。部分代理人员与黑恶势力勾结,以扣留银行卡、身份证件等手段对消费者加以控制,消费者提出解除委托或不愿支付费用时,即遭到极端手段的骚扰、恐吓、威胁。

信用受损风险:“代理退保”个人或机构在代理投诉全额退费时可能造成消费者贷款逾期、保费断交等合同违约,从而形成征信不良记录或是被列入“黑名单”,进而对消费者未来的贷款、出行、就业和任职等产生不良影响。

法律风险:“代理退保”个人或机构为牟取私利极力怂恿消费者退保,却避而不谈退保可能导致的后果和风险。消费者退保后丧失了风险保障,未来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将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

广大保险消费者切勿轻信代理退保陷阱,切勿泄露个人信息给陌生人,如后续代理退保不法份子做出个人信息泄露、滥用其个人信息或者威胁、骚扰其人身安全的事情,一定要及时报警寻求司法庇护。

首页
协会动态
行业资讯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