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保险》- 关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疫情巨灾债券的思考-珠海市保险行业协会

监管信息

《广东保险》- 关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疫情巨灾债券的思考

2020-10-21 16:56:42 admin 288

作者简介 | 珠海银保监分局 王宇文

文章来源 | 《广东保险》2020年第3期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并蔓延快速,带来巨大损失,具有典型的巨灾风险特征,对传统保险业的承保能力提出挑战。巨灾债券是国际通行的管理巨灾风险、提升承保能力的重要手段。2017年世界银行推出了与流行病指数保险相连接的疫情巨灾债券,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国家提供应急资金。2019年12月中央出台惠港十六条政策中,明确支持内地保险公司在香港发展巨灾债券。笔者调研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疫情巨灾债券试点,是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的重要内容,是支持港澳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是加强流行病风险管理的创新尝试,同时也有实践基础和市场需求,建议积极探索推进。

 一、巨灾债券的发展情况

为解决巨灾风险承保能力不足的问题,巨灾债券将保险公司承担的部分巨灾风险转移至资本市场,以提升承保能力、分散巨灾风险。1984 年日本发行了触发条件为“里氏7.2 级及以上地震”的地震巨灾债券,这是全球第一支巨灾债券。其运作模式为,有巨灾风险分出需求的保险公司、再保公司或大型企业作为发起人,设立一家特殊目的保险公司(简称SPI),由SPI发行收益与指定的巨灾损失相连结的巨灾债券。发起人与SPI按照常规业务方式签订再保险合同,将巨灾风险分保给SPI,并按期支付再保险保费。债券存续期间,若未发生约定的巨灾事件,则SPI向投资者支付债券利息并返还本金,资金来源包括发起人(即再保险分出人)支付的再保险保费、发行债券募集的资金及债券投资收益;若发生约定的巨灾事件,SPI优先向发起人支付赔款。如果灾害损失巨大,巨灾债券投资者不仅可能无法获得利息,本金也遭受损失。

近年来国际巨灾债券的发行量稳步提升,交易十分活跃,成为全球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再保险经纪公司Guy Carpenter 统计,截至2019年底,国际巨灾债券等相关产品累计发行64支,发行量1180.75亿美元,主要发行市场包括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我国巨灾债券的起步较晚,2015年7月,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百慕大以Panda Re为SPI,发行了我国首只巨灾债券,该巨灾债券以地震风险为保障对象,期限三年,募集金额5000万美元。

二、世界银行疫情巨灾债券的主要情况

为应对非洲埃博拉病毒疫情影响,2017年世界银行以及美、英、德、法等七国推出了流行病应急融资基金(Pandemic Emergency Financing Facility,简称“PEF”),这是全球首个“流行病巨灾指数保险”,旨在为受大规模疫情影响的欠发达国家提供应急救助资金。被保险人主要为符合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IDA)贷款资格的77个相对贫困国家。保险责任包括流感疾病、冠状病毒科疾病(非典、中东呼吸综合症等)、丝状病毒科疾病(埃博拉、马尔堡等)和其他人畜共患传染疾病(刚果出血热、裂谷热、拉萨热)等。区分不同病种设置不同触发条件,根据WHO公布的疫情数据,以指数形式触发赔付,如疫情规模(确诊和死亡人数)、蔓延范围(受影响国家数量)和传播速度(一段时期增长率)等,累计赔付限额4.25亿美元。不同病种适用不同限额,如甲流类疾病每次最高赔付2.75亿美元,冠状病毒科疾病1.96亿美元。

2017年7月与PEF相配套,世界银行在卢森堡发行了为期3年的A类和B类两支疫情巨灾债券(Pandemic Catastrophe Bond)相关产品,合计募集资金4.25亿美元。A类债券的票面利率为6个月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基准率+6.5%,主要针对流感和冠状病毒,共发行2.75亿美元。B类债券票面利率为6个月LIBOR基准率+11.10%,主要针对丝状病毒、冠状病毒、拉萨热、裂谷热等疾病,共发行1.5亿美元。A类债券的主要触发条件为2500人因流行病死亡,B类债券为250人死亡,B类债券赔付条件较为宽松,票面利率也更高。由于疫情巨灾债券的投资回报率较高,且与普通金融债券弱相关,受到市场的普遍欢迎,发行超额认购比例达200%,主要投资者为欧美、百慕大、日本的资产管理公司、养老基金、赠与基金等机构。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截至5月6日,已触发了冠状病毒的全部赔付条件。按合同约定,A类债券将赔付2.75亿美元本金的16.67%,B类债券将赔付全部1.5亿美元本金,总共赔付1.96亿美元。目前世界银行正在计划发行第二期债券。

 三、在大湾区发行疫情巨灾债券的建议方案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国内保险业已在探讨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巨灾保险机制,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也在国家层面审视推进建立疫情巨灾保险应急机制。借鉴世界银行巨灾债券的设计思路,建议试点在粤港澳大湾区探索疫情巨灾保险和巨灾债券机制,初步方案如下。

 第一步,参考国际经验,开发流行病巨灾指数保险产品。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发起、社会资金配套”,由政府作为投保人,以财政资金或防疫基金出资,引入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在期限设计上包括5年、10年、30年等,以缓解突发疫情给地方财政造成的压力,在长期限内平滑短期疫情的冲击。保障范围包括流感疾病、冠状病毒疾病、丝状病毒科疾病等常见流行性疾病。第二步,借鉴农业、气象、赛事取消等领域指数保险的运行机制,触发条件为客观可量化指数,如省级行政单位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或流行性确诊率、死亡率、增长率等达到一定的量化标准,以利于巨灾保险定价和快速响应赔付。第三步,由流行病巨灾指数保险承保公司作为发起人,明确SPI准入、发行利率、触发阈值等前置条件,在与香港有关部门做好协调的基础上,在香港市场发起设立疫病巨灾债券SPI,由承保公司与SPI签订再保险分出合同,向SPI分出再保险保费。第四步,SPI在香港向国内外合格投资者发行疫情巨灾债券,所募集资金由SPI委托给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投资运作,投资收益用于向债券投资人支付利息,债券存续期限与保险期限相同。第五步,在债券存续期限内,如发生责任范围内的疫情事件且达到预设条件的,则债券本息将赔付给巨灾债券的发债人SPI,并由SPI将保险金赔付给承保公司,承保公司向投保人(即政府)支付保险赔款,以用于政府疫情防控和应急救助工作。如果疫情没有发生,则继续定期向债券投资人支付利息。

 四、设立疫情巨灾债券的主要意义

(一)必要性。一是有利于建立完善我国巨灾风险分担体系。我国巨灾损失补偿仍以政府救助和社会捐赠为主,保险在巨灾损失中的赔付占比不到5%,与发达国家超过30%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巨灾债券连接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能够通过资本市场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扩大承保能力,已在台风、洪水、海啸、地震等领域得到有效运用。二是有利于加速应急救助资金的赔付到位。相比财政资金拨付需要相应的决策程序和控制流程,疫情巨灾债券采用“指数保险+巨灾债券”设计,能够以最快速度完成对受灾地区和人群的保险赔付,帮助受灾国家更早、更快地应对危机和降低损失,是金融市场服务公共卫生事业的一次创新尝试。三是有利于提升全球疫情防控水平。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疫情巨灾债券通过资本市场面向国内外投资者发行,通过高度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公开透明、联防联控的流动病防控机制,促进国际合作抗疫,也有利于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水平。

(二)可行性。一是中央政策支持。2019年12月,中央出台的惠港十六条政策中指出,支持内地保险公司在香港发展巨灾债券,放宽其在港澳设立特别目的保险公司的限制。商务部和香港特区政府于2019年11月21日联合签署的CEPA18《内地向香港开放服务贸易的具体承诺》,也明确支持内地保险公司在香港发行巨灾债券。二是香港积极推进。香港特区政府对发展巨灾债券高度重视,正与新加坡竞争亚太地区的国际再保险和巨灾债券中心地位,为巨灾债券在港发行提供法律、准入、税收等方面优惠措施。香港资本市场发达,债券发行便利,内地保险公司通过香港发行巨灾债券,有利于提升巨灾债券的发行效率,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三是广东实践基础。广东在2016年建立了全国首个巨灾指数保险制度,由省市财政作为投保人,根据灾害等级进行赔付,保障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现已覆盖全省16个地市,保障金额46亿元,累计赔付约8亿元。巨灾指数保险与巨灾债券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四是市场配置需求。巨灾债券有利于发挥巨灾风险与资本市场金融风险相关性低的特点,优化金融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降低投资组合风险,对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优化资产配置也具有积极意义。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将保险机制纳入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范体系。巨灾保险是国际多层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国尚未建立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巨灾保险机制。建议省政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保险制度纳入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范体系当中,试点建立公共卫生事件领域的巨灾保险机制,增强对突发疫情的防范能力。

(二)联动港澳探索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疫情巨灾债券。建议省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研究,可在我省现有的巨灾指数保险方案基础上进行完善,研究扩大保险责任范围,将新冠肺炎疫情等流行病风险纳入,提升大湾区民生保障水平。同时,建议依托CEPA框架协议、粤港粤澳合作等政策体系,协调银保监会等中央部委加强与香港、澳门方面的合作,推动内地保险公司在香港设立SPI发行疫情巨灾债券。

(三)组织完善疫情巨灾债券的方案设计。建议由省财政、金融、疾控、卫生、银保监等部门联合成立工作小组,组织保险公司、再保公司等专业力量,制定疫情巨灾债券方案,加强流行疫病积累分析,对流行性传染病的病理基础、传播途径和发病率、死亡率等深入研究,建立基于流行病学和统计模拟技术的流行病模型,为疫情巨灾债券提供科学的费率厘定依据。

 

首页
协会动态
行业资讯
联系
111111111111111